2025年银行板块屡创新高,哪类优质银行成分股还在低位?

近期,银行板块表现极为亮眼,中证银行指数持续攀升,不断刷新纪录,众多银行股股价也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一片向好的形势下,投资者们在兴奋之余,也在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在银行板块整体上扬的浪潮中,哪类优质银行成分股还处于低位,具备较大的上涨潜力呢
2025年银行板块屡创新高,哪类优质银行成分股还在低位?
要探究哪些优质银行成分股还在低位,我们得先搞清楚银行板块这波上涨的原因。首先,从资金层面来看,公募基金和险资的动向至关重要。以往主动偏股型基金对银行板块配置严重不足,但今年在公募新规影响下,基金经理考核机制发生变化,更加注重业绩比较基准约束。这使得部分基金经理为优化投资组合、提升业绩,开始将目光投向银行股,纷纷调仓买入,为银行板块带来了新的增量资金。
险资这边同样动作频频。今年险资举牌行为多达 13 次,其中 6 次涉及银行股。由于险资面临资产端收益与负债端成本平衡的压力,而银行股具有较高股息率、较低估值以及业绩相对稳定的特点,自然而然成为险资配置资产、实现稳健增值的理想选择。险资的持续买入不仅为银行股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增强了市场对银行股的信心,吸引更多资金跟风买入。
其次,政策方面也给予了银行板块诸多利好。近期降准降息同时落地,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设立主体扩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扩容,监管还积极引导险资入市,推动公募基金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等。这些政策组合拳,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更为银行板块带来了增配机遇。比如兴业银行成为第六家获准筹建 AIC 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也宣布拟设立全资 AIC 子公司。AIC 牌照不仅能为银行带来债转股及股权投资的直接收益,还能在拓展服务实体经济路径、增加综合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被低估的优质银行股类型

在银行板块整体上涨的大环境下,仍有部分优质银行成分股处于相对低位,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前期受可转债压制的优质城商行

在业绩表现优异的城商行队伍中,杭州银行南京银行今年的涨幅明显落后。好多银行股都接连创下新高了,可它们的股价位置还和去年四季度高点差不多。其中一个关键的压制因素就是可转债临近强赎价。到 5 月 13 日,南京银行的股价已经触及可转债强制赎回价,其可转债余额还有 95 亿元,按静态 PB(LF)估值算,仅为 0.73x ,在长三角地区的优质银行股里,这个估值是最低的。杭州银行呢,已经超过强赎价格 6 个交易日了,可转债余额也从年初的 136 亿元加速减少到 62 亿元 ,PB(LF)估值为 0.85x 。要知道,杭州银行在目前上市的银行里,可是基本面最强劲的,资产质量堪称冠军,利润增速也处于领先地位,这样的实力,目前的估值明显被市场低估了。随着银行股在配置比例重构的逻辑下走出贝塔行情,预计会给这两家银行的可转债带来加速转股的机会。回顾以往经验,优秀银行股在转股之后,估值往往会迎来显著修复。所以,对于那些打算新增配置银行股的投资者来说,像杭州银行和南京银行这种长期质地优良、股价又处于相对低位的优秀白马城商行,无疑是绝佳的配置选择 。

顺周期标签鲜明的优质银行股

常熟银行宁波银行为代表的这类优质银行股,由于正处在成长周期,它们的分红比例相对保守,这就导致股息率优势不太突出。从 2023 年开始,在银行股系统性拔估值的大背景下,宁波银行、常熟银行的 PB 估值分别收缩了 44%、16% ,可银行指数总体却是扩张了 26% 。但实际上,常熟银行一直保持着领先同业的业绩增速。虽说宏观经济面临压力,对短期小微信贷需求以及零售贷款不良生成率产生了一定干扰,不过它的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依旧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要是今年零售贷款的资产质量能够企稳,那它的估值很有希望得到明显修复。宁波银行也面临类似情况,零售贷款不良净生成率存在波动影响,好在信贷规模一直保持高速扩张,净息差稳定,利息净收入持续高增长。一旦未来宏观经济企稳复苏,这类顺周期标签鲜明的银行股,其估值修复的弹性将会更加显著 。

受短期因素扰动的低估值国有大行

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在 2024 年以来,在国有大行中的涨幅落后,目前它们的 PB 估值明显低于四大行。就拿交通银行来说,去年下半年开始滞涨,主要原因是市场担心财政注资会严重摊薄股息率。但现在注资马上就要落地了,经过测算,摊薄后的股息率仍能达到 4.2% ,在四家有注资安排的大行里,这个股息率相对较高。从基本面来看,交通银行的净息差降幅明显小于其他大行,预计 2025 年业绩能够维持正增长,ROE 及资产质量指标也在向四大行平均值靠拢。邮储银行在 2024 年以来,主要受到零售贷款资产质量风险波动的影响,和其他顺周期、零售型银行面临着同样的压力。但只要未来经济复苏,或者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有所改善,其估值就会迎来修复 。
银行板块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动力,尽管整体表现出色,但仍存在一些因各种因素而被低估、处于低位的优质银行成分股。无论是受可转债压制的优质城商行,还是顺周期标签鲜明的银行股,亦或是受短期因素影响的低估值国有大行,都可能在后续市场发展中,凭借自身优势迎来估值修复和股价上涨的机会,值得投资者深入研究和关注 。

原创文章,作者:财富主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fuzhidao.com/1488.html

(0)
财富主编的头像财富主编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2024年 11月 4日 下午8: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