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动力: 随着能源安全和碳中和诉求并重,全球核能政策正在加速转向。以美国为例,特朗普于2025年5月签署三项核能复兴总统令,从改革核管会审批、加速新堆建造、强化核工业供应链等方面多管齐下,推动美国新建核电审批简化和建设加速,目标是到2050年将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扩大至400GW(远超拜登政府此前提出的300GW目标)。这一核能转向不仅提升美国国内核电信心,也为全球提供了政策示范;华泰证券预计美国核能复兴将推动天然铀需求并使行业供需中长期趋紧。
欧洲趋势: 曾经被视为“反核”的欧洲也在政策上发生逆转。德国已表态支持在EU提案中将核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同等看待,一改此前立场;比利时议会于5月通过决议推翻了核电2025年退役禁令,将延退至2035年。法国力推新一代EPR反应堆建设计划(2030年前新建6座改良型压水堆),欧盟整体规划到2035年核电新增装机约50GW。在此背景下,欧洲核能产业将迎来复苏,国际合作和融资亦更为积极。
日本与亚洲: 日本则积极恢复核电运行:4月30日,日本核监管部门批准北海道泊里(Tomari)核电站3号机组安全分析报告,预计2027年重启,这是近4年来日本首次批准核电站重启。日本计划到2025年将核电占比恢复至福岛事故前水平,多个反应堆正获批重启。亚洲其他国家也在加大核电投入;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新增核电装机70GW的目标,印度到2030年规划增建12座核反应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指出,到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在高值预案中可达890GW,反映出越来越多国家将核电作为能源转型的基石。
天然铀供需格局与SMR技术趋势
天然铀行情: 全球天然铀价格在经历多年低迷后开始企稳反弹。2025年4月后,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和核能政策利好消息的密集发布,现货铀价已从约65美元/磅涨至71美元/磅。华泰证券认为,持续增强的核能政策预期,将继续提振现货铀市场情绪并支撑长协铀价。供需方面,受福岛事故影响的供应缺口缓慢收窄,但全球核电扩张预期正在推升需求,长期来看天然铀供需仍偏紧。
SMR(小型模块堆)发展: 世界各国竞相开发SMR等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以应对分布式能源和特殊场景需求。IAEA统计全球有80余种SMR设计方案在研,装机潜力数百MW。中国“玲龙一号”项目尤为瞩目:该三代轻水SMR是全球首个通过IAEA安全审查的小型商用陆上反应堆,计划2026年建成并投入运营。此外,美国、英国等国SMR研发也在加速推进。SMR技术的商业化将需要大量富集铀(HALEU)燃料和配套设备,预计进一步驱动核燃料市场需求。
A股核电板块投资逻辑
- 政策驱动与成长确定性: 中国自2019年重启核电审批以来,2022-2024年连续三年每年核准机组数均在10台及以上,核电审批已实现常态化。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中国新增核电装机约70GW,装机扩张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意味着国内核电企业未来数年将享有确定的项目落地和增量装机带来的业务增长。
- 电价稳定与现金流充裕: 核电上网电价机制成熟。目前核电标杆价约0.42-0.43元/千瓦时,多数最新三代核电机组电价略高于当地燃煤基准价(如台山1-2号0.4350元/kWh、三门1-2号0.4203元/kWh、海阳机组0.4151元/kWh)。伴随电改推进,各省核电市场化交易比例已提升至40%以上,市场化交易价整体波动幅度有限。稳定的电价和长寿命运营周期使得核电运营商具备稳定的现金流和分红能力,是典型的基建公益类资产。
- 中长期价值: 核电具有“成长性+稳定性”双重属性。扩容驱动业绩成长,长期运营和政府保障又提升稳定性。首批三代堆已经进入运营期,技术可靠度高;目前国内在建及规划机组充足,产业链设备(如核岛设备、燃料供应、运维服务等)机会也随之增多。中金等券商指出,全球核电新建加速将带来设备端机遇。在A股市场,中核科技、中国核建、中国核电等核电主业上市公司有望受益装机增长和产业发展。
- 国际因素映射: 海外政策利好消息往往迅速传导至A股相关概念。2025年5月美国推出核电新政后,A股核能核电板块掀涨停潮。监管层面对核能态度的转向也持续提振市场预期,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全球核能政策动向及其对A股情绪的传导。
- 风险提示: 核电行业投资周期长,资本密集。需警惕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项目进度延缓及安全监管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同时,核电建设与运营涉及复杂技术和严格标准,成本和周期不可低估。投资者应关注宏观政策和项目实质进展。
重点标的与ETF建议
核心个股: 建议关注国家队及产业链龙头企业。如中国核电(601985.SH)和中国核工业建设(核建,601611.SH)是中国核电建设和运营的主力军,技术和市场优势明显;中核科技(000777.SZ)作为核电设备和服务商,与中广核合作密切;盾安环境(002011.SZ)等公司涉及核电站关键设备制造;纽威股份等则专注核岛及压力容器设备。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这些公司有望受益设备供应、运维服务等增量需求。
ETF产品: 虽然国内暂无纯核电ETF,但可通过新能源主题ETF进行布局。中证新能源指数覆盖核电、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全要素涵盖新能源产业链。投资者可关注跟踪该指数的 易方达新能源ETF(516090),其管理费率仅0.15%,可低成本参与未来核电及其他清洁能源成长机会。此外,境外市场的核能ETF(如Global X Uranium, iShares Global Nuclear Energy等)也可作为国际配置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财富主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fuzhidao.com/1526.html